肠道菌群,这个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细菌群体,大约有1000-2000种,数量高达100万亿个,它们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95%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肠道菌群失衡确实是一个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健康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视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在人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们不仅参与人体的消化过程,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还能合成一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和维生素B群。此外,肠道菌群还在免疫调节、代谢调节、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剩余87%肠道菌群失衡与疾病的关系虽然不能说所有疾病都源于肠道菌群失衡,但确实有许多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菌群失衡是导致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会影响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免疫系统疾病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人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参与人体代谢过程,失衡会影响脂肪、糖分等物质的代谢,从而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精神健康问题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肠-脑轴”联系。菌群失衡可能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
其他疾病
肠道菌群失衡还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害菌增多,产生大量内毒素,导致慢性炎症,从而增加慢性疾病风险。
肠道菌群失衡的机制原理肠道菌群失衡的机制原理相对复杂,可能涉及饮食、药物、环境等多种因素。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度使用抗生素、长期精神紧张、免疫功能低下等都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当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或条件致病菌占据上风时,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就被打破,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肠道菌群移植:新兴健康干预方式面对肠道菌群失衡的问题,肠道菌群移植(FMT)成为了一种新兴且有效的解决方案。肠道菌群移植是通过将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受体体内,以恢复或改善受体肠道菌群平衡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口服胶囊的形式进行移植,既方便又安全。
▲肠道菌群移植中国专家临床共识
康养保健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定期进行肠道菌群移植口服胶囊的补充,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性的康养保健措施。它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亚健康调理
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如长期疲劳、消化不良、便秘等,肠道菌群移植口服胶囊也能发挥显著的调理作用。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Cell》期刊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国外合作团队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他们首次鉴定出两组核心菌群成员——“基石功能群”和“病生功能群”,这两组细菌通过“跷跷板”模式影响人体健康。研究还指出,肠道菌群的失衡往往比疾病的症状更早出现,通过监测肠道菌群状态,可以提前发现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潜在风险。
《Science》期刊的研究
该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多样性对身体的免疫力有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调节肿瘤组织内部的抗癌能力。肠道菌群移植后,原本免疫治疗无效的癌症患者出现了治疗效果。例如,有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肠道菌群移植将免疫治疗有效率从0%提升到40%。
如何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为了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和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01 合理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为有益菌提供“食物”。同时,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02 补充益生菌
通过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泡菜、纳豆等,或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
03 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导致有害细菌滋生。因此,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自行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04 保持规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减少压力等,都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
05 肠道菌群基因检测
通过定期进行肠道菌群基因检测,可以评估肠道菌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肠道菌群失衡,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结语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确实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从生活细节做起,通过合理饮食、补充益生菌、避免滥用抗生素、保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以及肠道菌群移植等措施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和健康。
中科国康(中科大®微生物实验室),深耕人体微生态与基因工程领域,致力于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融合科研、临床、分离提纯及多元化产品制备于一体。我们以安全、高效、合规为基石,成为您健康旅途中的坚实后盾与信赖之选。
发布于:浙江省